教改成果
同伴互评在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
|
关键词:同伴互评 教学模式 中职 汽车检测与维修 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步或是反叛的推进济。传统教学的学生学习评价通常只由教师单独进行,学生在评价环节中没有参与权。这种教学活动重知识灌输,轻智慧培养;重记忆知识的学习,轻学习方法的教育;重教师的中心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会直接导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与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和单一的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更不能全面地、科学地评价每一名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1.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定义
同伴互评指的是由学生对彼此完成学习任务情况进行互评,可以采取一对一形式,也可以采取一对多、多对一或者多对多形式[1]。同伴互评教学模式是以新建构主义、合作学习为理论以及现代交往理论为指导,遵循主体性、合作性、激励性、互动性与反馈性原则,从优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入手建构的一种提高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组织模式,它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核心,突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往,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发挥评价对学习的增值功能,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显现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评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多维互动的交往活动中推动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2]。
2.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2.1主体性原则。新课程改革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把持课堂,把学生的头脑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才有与伙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选择,互评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
2.2合作性原则。互评的核心思想是合作。合作学习可以发挥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学生间互教互学,达至共同提高的目的。以往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帮助一些困难学生跟上学习的步伐,但却常常苦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个人不能关照太多的学生。在教学改革中,有不少教师善于利用学生当“小老师”,学生之间互帮互学,这样的合作对各方都有好处,被帮助的和帮助人的都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参与面广,补缺补漏及时,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3激励性原则。互评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使教师评价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感受自己在互评教学模式中不断进步,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和情感体验。
2.4互动性原则。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合作学习中的人际互动突破以往传统教学中只强调师生之间互动的界限,主张在合作学习中充分调动教学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互动,还包括生生互动,从而使课堂成为主体的互动网络,成为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2.5反馈性原则。当学生进行互评时,教师应进行巡视指导,了解情况,引导点拨、参与合作,坚持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评价,实行互评、师评相结合,以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效果。这样的高速度、高密度、高灵敏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传输功率。
3. 同伴互评教学模式的优点
学生互评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对操作学生的规范性操作、安全文明操作起到监督作用;
(2)对操作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进行记录,方便操作学生改正错误;
(3)在监督过程中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使做评价工作的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如何发现问题;
(4)有利于在学生间引入学习的竞争机制;
(5)减少因等待练习而空闲的学生数,有利于实训工位教学秩序的维持;
(6)提高指导教师有效监控训练工位数量。
4. 同伴互评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一些评价学者认为在学生中开展互评活动是一种“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我校2009年3月开始实施全面教学改革。在明确了不同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标准之后,制定出了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不同培养目标(中级工层次、高级工层次、预备技师层次)的工作项目,及不同培养目标对同一工作项目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工作项目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每一个工作项目的教学组织模式。我校项目教学的教学组织模式主要有:示范课、工艺课、行动导向课三大类。每个工作项目都制作出便于学生进行操作互评的互评表,如表1所示。如在工艺课中,学生在互评之前,一般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先讲解项目操作规程、操作要领,必要时进行示范操作,在学生对工作项目有一定的认识后开始分组训练,互评活动就是在学生分组操作练习过程中进行,并将互评工作贯穿于该项目教学活动全过程。
4.1一对一的同伴评价。所谓一对一的同伴评价,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学生与另外一个学生结成对子,针对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如工作态度、操作规范性、操作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等)所进行的相互评价,此方式多应用于工艺课的操作训练上。其具体做法是:将实习学生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操作,另一组的每一名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互评表对操作的学生进行评分。互评结束后,两组交换角色进行练习,如此反复多次练习,直到符合学习目标所要求达到的熟练程度为止。由于学生的学习有了同伴的监督,所以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重心不再是督促学生的学习,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引导互评工作正常开展,实习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实习行为的指导者和教练角色,碰到问题时候的咨询者。这种一对一的同伴评价评价方式实施起来非常方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随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开展互评活动。
当然,这样地评价也有一定的缺陷,由于每一个学生只有一个评价伙伴,所以评价就显得不够全面和客观。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要有意地适当调换同学生的评价对象。这样,每一位学生便可以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更加客观地分析自己,找到今后的努力方向。该评价形式适用于单人操作的工作项目,如:构造拆装项目、小修项目。
4.2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互评,是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评价形式。在教师组织下将班组成员分成若干小组,一般每组5~6人,再由组员推选出小组负责人,由小组长在学习过程中担当“小教师”的角色,他将带领本组成员朝同一学习目标前进,以达到共同进步之目的。在评价学习效果时可以采取一对多、多对一或者多对多的互评形式,评价全面性和客观性较一对一评价方式好。该评价形式适用于单人及多人操作的工作项目,如:部分小修项目、空调维修、电气维修项目。
4.3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是一种以群体状态、行为和成果为对象的学生评价活动,它评价的对象是另外小组的人员,它的一些组织活动与小组成员工互评形式相同。不同的是前者是小组内部开展竞赛方式,这一评价形式一般是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的背景下进行的。在各种学习竞赛结束之后,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或其成员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与个人之间的评价相比,在关注的焦点上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主要评价小组的集体表现。而后者针对的是学生的个人行为。由于这个缘故,在开展小组之间互评时,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到本小组的任务当中,谁都不想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影响小组的评比结果。小组之间的评价能够有效唤起学生的合作热情,强化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评价形式适用于两人以上的协作项目,如二级维护项目、发动机大修项目等。
以上我们谈到同伴互评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和适用项目,这些互评组织形式的互评结果均可以按一定比例折算为学生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在互评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互评时要避免评价流于形式化。教师要对学生在评价中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维持适度的唤起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活泼的气氛进行学习,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学会灵活、交叉、组合运用以上三种互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达到1+1+1>3的效果。
实践表明,将同伴互评应用在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中既可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还可以较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自主性和主动性。
学习评价是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步或是反叛的推进济。传统教学的学生学习评价通常只由教师单独进行,学生在评价环节中没有参与权。这种教学活动重知识灌输,轻智慧培养;重记忆知识的学习,轻学习方法的教育;重教师的中心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会直接导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与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和单一的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更不能全面地、科学地评价每一名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1.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定义
同伴互评指的是由学生对彼此完成学习任务情况进行互评,可以采取一对一形式,也可以采取一对多、多对一或者多对多形式[1]。同伴互评教学模式是以新建构主义、合作学习为理论以及现代交往理论为指导,遵循主体性、合作性、激励性、互动性与反馈性原则,从优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入手建构的一种提高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组织模式,它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核心,突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往,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发挥评价对学习的增值功能,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显现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评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多维互动的交往活动中推动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2]。
2.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2.1主体性原则。新课程改革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把持课堂,把学生的头脑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才有与伙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选择,互评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
2.2合作性原则。互评的核心思想是合作。合作学习可以发挥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学生间互教互学,达至共同提高的目的。以往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帮助一些困难学生跟上学习的步伐,但却常常苦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个人不能关照太多的学生。在教学改革中,有不少教师善于利用学生当“小老师”,学生之间互帮互学,这样的合作对各方都有好处,被帮助的和帮助人的都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参与面广,补缺补漏及时,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3激励性原则。互评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使教师评价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感受自己在互评教学模式中不断进步,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和情感体验。
2.4互动性原则。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合作学习中的人际互动突破以往传统教学中只强调师生之间互动的界限,主张在合作学习中充分调动教学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互动,还包括生生互动,从而使课堂成为主体的互动网络,成为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2.5反馈性原则。当学生进行互评时,教师应进行巡视指导,了解情况,引导点拨、参与合作,坚持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评价,实行互评、师评相结合,以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效果。这样的高速度、高密度、高灵敏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传输功率。
3. 同伴互评教学模式的优点
学生互评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对操作学生的规范性操作、安全文明操作起到监督作用;
(2)对操作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进行记录,方便操作学生改正错误;
(3)在监督过程中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使做评价工作的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如何发现问题;
(4)有利于在学生间引入学习的竞争机制;
(5)减少因等待练习而空闲的学生数,有利于实训工位教学秩序的维持;
(6)提高指导教师有效监控训练工位数量。
4. 同伴互评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一些评价学者认为在学生中开展互评活动是一种“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我校2009年3月开始实施全面教学改革。在明确了不同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标准之后,制定出了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不同培养目标(中级工层次、高级工层次、预备技师层次)的工作项目,及不同培养目标对同一工作项目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工作项目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每一个工作项目的教学组织模式。我校项目教学的教学组织模式主要有:示范课、工艺课、行动导向课三大类。每个工作项目都制作出便于学生进行操作互评的互评表,如表1所示。如在工艺课中,学生在互评之前,一般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先讲解项目操作规程、操作要领,必要时进行示范操作,在学生对工作项目有一定的认识后开始分组训练,互评活动就是在学生分组操作练习过程中进行,并将互评工作贯穿于该项目教学活动全过程。
4.1一对一的同伴评价。所谓一对一的同伴评价,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学生与另外一个学生结成对子,针对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如工作态度、操作规范性、操作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等)所进行的相互评价,此方式多应用于工艺课的操作训练上。其具体做法是:将实习学生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操作,另一组的每一名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互评表对操作的学生进行评分。互评结束后,两组交换角色进行练习,如此反复多次练习,直到符合学习目标所要求达到的熟练程度为止。由于学生的学习有了同伴的监督,所以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重心不再是督促学生的学习,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引导互评工作正常开展,实习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实习行为的指导者和教练角色,碰到问题时候的咨询者。这种一对一的同伴评价评价方式实施起来非常方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随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开展互评活动。
当然,这样地评价也有一定的缺陷,由于每一个学生只有一个评价伙伴,所以评价就显得不够全面和客观。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要有意地适当调换同学生的评价对象。这样,每一位学生便可以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更加客观地分析自己,找到今后的努力方向。该评价形式适用于单人操作的工作项目,如:构造拆装项目、小修项目。
4.2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互评,是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评价形式。在教师组织下将班组成员分成若干小组,一般每组5~6人,再由组员推选出小组负责人,由小组长在学习过程中担当“小教师”的角色,他将带领本组成员朝同一学习目标前进,以达到共同进步之目的。在评价学习效果时可以采取一对多、多对一或者多对多的互评形式,评价全面性和客观性较一对一评价方式好。该评价形式适用于单人及多人操作的工作项目,如:部分小修项目、空调维修、电气维修项目。
4.3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是一种以群体状态、行为和成果为对象的学生评价活动,它评价的对象是另外小组的人员,它的一些组织活动与小组成员工互评形式相同。不同的是前者是小组内部开展竞赛方式,这一评价形式一般是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的背景下进行的。在各种学习竞赛结束之后,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或其成员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与个人之间的评价相比,在关注的焦点上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主要评价小组的集体表现。而后者针对的是学生的个人行为。由于这个缘故,在开展小组之间互评时,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到本小组的任务当中,谁都不想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影响小组的评比结果。小组之间的评价能够有效唤起学生的合作热情,强化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评价形式适用于两人以上的协作项目,如二级维护项目、发动机大修项目等。
以上我们谈到同伴互评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和适用项目,这些互评组织形式的互评结果均可以按一定比例折算为学生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在互评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互评时要避免评价流于形式化。教师要对学生在评价中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维持适度的唤起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活泼的气氛进行学习,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学会灵活、交叉、组合运用以上三种互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达到1+1+1>3的效果。
实践表明,将同伴互评应用在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中既可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还可以较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自主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 商务服务系层级管理制度推动教学相长,教学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
下一篇 汽车销售专业素质要求培养研究与实践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