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汽车机电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查研究课题报告 |
|
关键词:中等职业 汽车维修 教学模式
引言
当前,各出版社及职业教育研究组织修定的汽车专业教学大纲、教材设置,都体现了以 “宽基础”为主导的设计思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岗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有利于为受教育者奠定终生接受教育的基础。然而,职业资格标准是某个职业对就业者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反映的是特定职业(工种)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如果说,前者是职业教育追求的长远目标,后者则是职业教育应考虑的目前的实际需要。为此,依职业标准设计课程结构、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是长远目标和眼前实际的有机统一,是当前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汽车维修专业传统教学模式问题分析
1.1现行课程体系
现行课程体系只重视每门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轻视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如:“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检修项目”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现代汽车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三门课程的教材中都编写有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且区别不大,但是只学其中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独立完成检修工作,甚至当学生在不同学期学完了“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检修项目”的所有内容后,如果不能将各门课程的各知识点串联合并应用,还是不能完成检修的工作任务,可见现行课程体系多数是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同时缺少完整性。
1.2实习教学活动
目前,我校有一半以上的汽车专业班级还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其实习过程是实习指导教师先对实习训练课题的教学目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技能操作要领和步骤、评分标准、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再具体操作示范,学生按部就班依次进行实际训练,若实习课题通过考核,则此项实习就完成了。是典型的“被动型”、“实验型”、“模仿型”实习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
1.2.1教师教学形式:实习指导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整个实习教学过程是围绕实习指导教师展开的,是典型的“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客观上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1.2.2学生学习方法:学生主要是通过记忆的方式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不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实习教学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和高的效率。
1.2.3学生实习目标:注重技能目标的实现,忽视了与完成专业的职业技能任务密切相关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2.4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示范,承担的是知识与技能传授者的角色。而没有把准备教学情景、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作为主要任务,实习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实习行为的指导者,碰到问题时候的咨询者。
1.2.5知识传递方式:教学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而单向信息传递没有反馈,往往不可靠。
1.2.6学生参与程度:学生的参与是被动的,技能的掌握方式是模仿型的。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只停留在模仿操作的层面上,其自觉、努力的程度低下,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从一开始的“我要学”逐步衰变成为以后的“要我学”。
1.2.7激励手段:激励的手段是外在的分数,而没有学生在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也就是缺乏内在激励。
1.2.8质量控制与评价: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是典型的单一性评价模式,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对实习教学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不够。
1.3理论教学活动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我校理论教学活动中教师仍是 “一个中心,两个不能,三种形式”的主要体现者。
1.3.1一个中心
教师仍占据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仍是教师说了算,问题的提出,结论的得出,都是教师作出的;什么时间让学生活动,以什么形式活动,活动多长时间,哪个学生回答,都是教师的刻意安排。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是课堂的主要活动者,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性。
1.3.2两个不能
①不能准确把握教材
众所周知汽车的车型很多,教材的编写者只能有针对性的将现代汽车上常见的系统、常见的结构形式编入到教材中,同时汽车专业教材往往比实际投产的汽车技术滞后几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对现有的教材的各知识点把握不准,不知道该讲到什么样的深度,对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在理论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最终是教材中有的内容都要教。结果是教师教不好,学生学不会的两难境地。
②不能以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只为教材编写提供基本材料和要求,教材是以“一标多本”的形式出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教师不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而是以使用的教材为依据,来编制教学实施性计划,把握不住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明确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1.3.3三个形式
①学生活动流于形式
学生活动不为教学服务,活动主题不突出,是为活跃教学气氛而活动。学生活动以讨论为主,学生虽三五一群,但由于问题太难或太易,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足,使讨论不深入,思维不开放,学生的回答要么直接从教材上读出,要么是不基于专业技术事实,不知从何处作答。
②多媒体的利用形式化
多媒体的利用是为教师展示汽车结构、原理、工作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在课堂上,多媒体包办一切,课题的出示、教学板书、问题及结论展示全靠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所有知识呈现都离不开多媒体,各种声音及画面的闪烁有时成了扰乱学生思维的“干扰源”。
③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化
正确的教学评价是形成积极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评价指向不明确,如课堂上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都用“很好”等鼓励话语来评价,是对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评价、思维品质评价还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分不清,给其他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带来干扰。教师的评价即要抓住学生回答中的正确点加以肯定,对不足之处也要指出并加以引导,否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就会发生偏移。再者教师的评价还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用来改善教师的教学,造成有时成绩不理想就埋怨学生,没有去改变教学适应学生。
2.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调查分析
2.1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调查
2.1.1汽车维修工职业能力调研
去年我系对本市20多家汽车维修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目前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工职业能力的要求及各级别的能力标准。调查结果如下表。
2.1.2教学新模式试行效果问卷调查
我系对本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一直都没有间断,这几年也在不断地探索最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的模式,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背景下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本系从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在我校05、06、07级汽车维修专业30多个班级中全面采用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工作项目引领的行动导向教学法”。4月10到20日我系对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班级及任课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我们选择了05、06、07级共20个班级,共发放问卷调查表350份,收回300份,回收率85.71%,附合抽样调查数理统计规律。调查内容与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的数据来看,多数的学生对我系试行的新教学模式是比较欢迎的。如:第3问“采用分项目来教学与平时按课程来教学哪个更适合你”有62.2%的学生选择了项目教学法;第四问“你觉得这学期的上课方式与平常的上课方式哪个更能学到东西” 有67.2%的学生选择了项目教学法。
2009年4月份我系采用不计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本系专职教师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方法应用”感受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发放调查表81份,调查表回收69份,发放与回收比77.5%,附合抽样调查数理统计规律,调查内容与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表三的调查情况与数据来看,多数的教师对我系试行的新教学模式是肯定的,而且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实施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您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选择考试成绩(重在结果评价项)的仅仅是7.2%,而选择其他项(重在过程参与评价项)的占到了92.8%;问题“您对于实践性课题的教学方式是”只有29%的教师选择了“采用常规的讲授方式,老师讲、示范,学生听、练”的教学模式而71%的教师选择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方法。可见,教师对本学期试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都比较支持,也认定这种新模式与方法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具有很高的生命力。
3.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3.1职业能力标准与教学标准制定
3.1.1制定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标准
我们根据调研的结果,结合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于2009年4月初步制定了我校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三个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教学标准。
1)中级工层次学生能力标准
①基本技能
能独立完成汽车二级维护作业项目(以丰田40000公里维护作业项目为标准);能独立完成汽车1/3的小修项目(维修企业内常见维修项目中的一部分)项目;能诊断与排除汽车发动机简单常见故障。
②提高技能
能熟练填写维修单据;会看中文版汽车维修手册,能通过查阅中文版汽车维修手册对相应车型进行维护与检修。
2)高级工层次学生能力标准
①基本技能
能独立熟练完成中级工所有项目;熟练完成汽车机械零件检测与性能判断;
熟练掌握汽车传感器、执行器静、动态检测与性能判断;能独立完成部分小修(维修企业内常见维修项目中的一部分)项目;能诊断排除柴油机、电控汽油发动机常见故障,能用检测仪器对发动机进行检测与故障分析。
②提高技能
能熟练填写维修单据、维修检验单据;能熟练查阅中文版汽车维修手册,并能依据手册要求对相应车型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检测与诊断。
3)预备技师层次学生能力标准
①基本技能
能熟练完成高级工所有项目;独立完成部分汽车总成大修工作;独立制定完成汽车发动机大修工艺及大修工作;能熟练使用汽车检测分析仪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故障分析与综合诊断,能用底盘检测设备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并能做简单分析。
②提高技能
会写汽车专业技术总结报告;能看懂汽车全车电路;能看懂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及技术论文。
3.1.2制定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与试运行
为了能实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汽车专业理论知识适用、够用,操作技能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目标。我系已打破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与理论教学组织方式,并按如下步骤将给予实现:
1)制定了汽车维修专业90个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学习)项目,编制修定了每一个项目的教学标准。
2)以项目为理论教学主线,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完成本项目所必须具备的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结合本校现有的教学设备与设施编写适用于每一教学项目的专业理论知识。
3)以“维修企业维修人员完成每一个维修项目工作的全过程”为实训教学主线,将“接受维修任务单、维修作业前准备、初步检查、维修项目规范作业、增加项目申报、配件申领、更换下的配件包装与交接、完成作业自检、交车前清洁”纳入教学环节并严格实施。
4)自编教材将教师与学生用书分开编写,教师用书以课件的方式将理论知识、操作规范、教学组织方式汇编在一起,以能指导教师完成项目教学为宗旨;学生用书以一体化教材为体现形式,每一项目编写成一本小册子,其包含理论知识、操作规范要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等学习内容。
5)理论知识以项目为主线,参考现有的汽车专业教材,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编写本项目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用书中正式名称为:预备知识)。
6)实训规范以所选车型的维修手册为主要依据,由责任编写教师参考对应车型的维修手册结合教学组织的实际需要进行编写。
7)下学期每个项目教学的任课教师都要对所教项目的理论、技能进行试行性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交由汽车专业课题组审校,可以通过修改审校再修再审校的方式来完善每一项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及教材。
8)项目试实施一个学期后,每一项目的任课教师负责整理修改该项目的理论教学内容与该项目操作标准、操作规范、技术标准、操作程序。
3.2教学模式的选择及使用
通过理论对比与研究,结合本学期在05、06、07级试行项目教学的经验,我们采用“基于工作项目引领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制定我校汽车维修专业不同培养目标的工作项目。针对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改革中我们选择更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形式——“行动导向教学法”,凸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实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将汽车维修专业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分成90个工作项目,每一个工作项目都有相应的教学标准、能力要求;每一个工作项目编制两种教材,一是教师用教材,一是学生用教材;实习教学的组织方式主要按如下方案实施:
3.2.1确定实习组织形式
对已制定的90个教学项目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在某些项目中改变传统的实习训练形式,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方法组织实施,要学生参与到实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2.2“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1)实习指导教师下达实习任务
实习指导教师把实习课题和内容、组织形式等统盘考虑,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布置实习任务。在开始实习前,实习指导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其中包括实习课题的教学目的、实习所需要的重要参考资料和信息、学生的现有水平、引导问题和引导说明、场地设施、安全文明操作等,以确保实习过程顺利进行和获得高的质量。
2)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小组进行讨论
实习指导教师布置实习任务后,学生按小组广泛地收集与实习课题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可以是教师和书本材料提供的信息,也可以是书本以外的信息。学生将完成实习项目有用的信息进行筛选,并以书面形式简短概括,明确核心问题的本质,即“做什么”。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定计划
在这一阶段,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制定工作的计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习课题制定本组的实习计划,学生制订计划应尽可能的详细,以减少出现差错或忽略细节的现象。课题实习计划包括实施这个实习课题分为几个工作步骤?必须具备的实习课题实施条件:用什么工具、设备、量具、材料、仪器、仪表等?实习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实习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文明问题?计划一般以书面形式完成,这将有助于使整个实习过程系统化,并使每一个步骤都能成为有意识的行动。
由小组讨论制定实习计划,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讨论和实习氛围,有利于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并在小组交往与合作中,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4)实习课题实施过程
这一阶段是实质性的阶段,学生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完成工件制作或其它实习课目,在这一阶段始终包括工作与检验的相互交替,不断反馈,调整工作进度和修订方案。
5)实习评价
实习结束后,对实习课目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前面所有步骤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行为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评价通常以教师和学生谈话的方式进行。
3.2.3不适合使用“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法的项目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组织实施。
3.3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3.3.1目标明确。学生通过阅读学生用书(引导性资料),明确学习目标,清楚自己应完成什么工作,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学生用书中的相关链接部分及相关车型维修手册),获取有效信息、思维指向,制定操作计划,实施操作计划,评估操作计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了认知能力,为自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3.2学生为主体。从查阅资料、获取有关信息,解答引导问题,制订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检验与评估,学生不仅自始至终积极参与,而且能发现自己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动加以弥补,不断自我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3.3.3教师为主导。教师根据课题的需要,认真组织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切实可行的材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仅对认知方式、计划可行性、操作规范性进行思维提示,以学定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
3.3.4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它一改传统实习教学陈旧方法,教师不是去告诉学生该干什么,怎么干,用什么,怎么用,而是以能力本位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中关于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重视和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开阔思路,使学生无论是在组织能力、自主性和责任感方面,还是在交往与合作、学习技能、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锻炼与提高。
3.3.5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体。“工作项目引领”是“模块制”教学模式的延伸,它将全部教学内容按企业实际工作项目来分块,以每个工作项目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工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一体化教学”或“行动导向教学”。每个项目的专业理论内容和操作技能的教学组织均由同一教师承担,每个教师仅任几个项目的教学。项目教学结束,实行教考分离,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证书。
3.4新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待解决的问题
3.4.1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3.4.2“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需要学生必须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为前提。
3.4.3现行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要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现行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要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
3.4.4现有的教学设备配置模式、实训场景要与新的教学模式相匹配。
3.4.5教师教学观念、教学组织习惯需要较大的转变,需要时间来磨合。
4.新教学模式实施效果预期
4.1“工作项目”的灵活组合可解决不同职业方向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同要求,对学生选择和胜任特定岗位的工作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汽车后服务市场需求可以适当的增加、扩充和删减项目,更能适应现代汽车后服务市场的需求,更是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有效途径。
4.2实施后有利于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各工作项目可选最佳的老师去担任相应项目的教学任务。而且一个教师多次讲授几个项目,会熟能生巧,将知识融会贯通,能用最恰当的方式因材施教,让学生尽快接受,这样不但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能尽快地编制出科学、完整的教材打好基础。
4.3有利于学分制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前学完必修的项目,提前毕业和就业。较差的学生可及时补习未合格的项目,修满学分。对于某个课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另选一些项目,发挥其爱好和特长,同样可修满学分毕业。
结束语
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仅仅就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具备普遍性。因此,所提观点仅作学习与交流。
汽车机电系
2009.5.14
上一篇 商务服务系层级管理制度推动教学相长,教学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
下一篇 汽车销售专业素质要求培养研究与实践调查报告 |